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千吨级大型设备吊装圆满收官近日,随着世界单线产能最大高密度聚乙烯装置——5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第二台环管反应器整体吊装完成,标志着天津南港乙烯项目最后一个千吨级大型设备吊装圆满收官,为项目如期中交奠定坚实基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天津石化优化采用大型设备运输吊装一体化管理新方式,国内首个炼化工程建设项目全部采用SPMT进行大件转运和吊车转场,实现制造厂工位接货上游短倒运输码头装船船舶水运码头卸船下游短倒运输设备吊装全流程一体化管控。
作为全项目最高最重的立式设备,为确保吊装作业安全顺利,采用单主机抬吊递送法,全过程把控吊装关键点,确保了吊装过程万无一失。它的成功吊装也标志着南港乙烯项目建设设备安装正式开始。六具大型塔器自2号丙烯塔首吊顺利完成以来,历时60天,乙烯装置核心六具千吨级大型塔器全部吊装就位,比原计划提前17天,创造了同类装置吊装时间最短纪录。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的历史沿革上海石化是在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关心、支持下,从无到有,跨越式地发展壮大起来的。从1972年在金山卫杭州湾畔围海造地,到2002年4月四期工程建成投产,上海石化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走过了跨越式的发展征程。一期工程于1974年1月1日破土动工,仅用3年多时间,就在一片荒滩上建成了70年代我国最大的现代化石油化纤生产基地。
投产后,每年向全国提供人均1米的化纤织物原料,每年创利税约5亿元。一期工程国家投资22亿元人民币,4年收回全部投资。二期工程于1980年7月开工打桩,1985年全面建成投产。投产后原油资源利用率从不足30%提高到43%,每年向全国提供人均近3米的化纤织物原料,每年创利税超过10亿元。二期工程国家投资及贷款共23亿元人民币,3年还清工程贷款。
2、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一期工程于1974年打桩,1976年建成投入生产,建设了以生产乙烯、涤纶、维纶、腈纶、塑料为主的18套生产装置。该工程的建设对促进我国掌握石化化纤新技术,自主生产石化产品,加速发展合成纤维工业,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作出了贡献。二期工程于1980年开工,1985年全面建成,主要建设了10套生产装置。该工程使上海石化年增合纤原料20万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该工程建成后,上海石化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高度综合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1993年,上海石化由原上海石油化工总厂重组改制为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使上海石化在中国石化行业领先一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上海石化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四期工程于2000年开工,2002年全面建成。